
“这些首饰是我父亲留给我的嫁妆,你行行好,帮帮我吧!”
陈子美的身后,还有两位焦急的青年,不断向后张望着,仿佛后面随时有人会追赶过来。
而这名典当了所有首饰的老妇——陈子美,头发花白,虽然不过50岁,但佝偻的身躯,遍布皱纹的脸庞,无一不彰显着,在过去几十年的时光中,饱受了数不尽的磨难。
前往香港
这几年,这名船夫见过了无数想要前往香港的逃难人。
掂了掂这些金银的重量后,船夫招招手,悄声说道:“坐船过去可不行!”
陈子美急得快哭出来了:“我给了钱给你,你一定要帮帮我!”
船夫做这行的自然有办法,只见他从草堆下,搬出几个足有人高的大油桶,让陈子美和她两个儿子躺进去。
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出来,可以避开巡逻的检查队。
一夜的波涛汹涌后,陈子美带着他的两个儿子,顺利抵达了香港!
有人说,这也太不可思议了,几罐油桶便能带人飘到香港吗?
当然不行,除了熟知路线,熟知水性外,对人的体力也有极高的要求。
而陈子美和他的儿子,为了这一刻,已经练习了无数次。
从牛棚里出来后,陈子美前往香港的计划,在心中便已偷偷成形。
这几个月,除了吃饭睡觉,陈子美做的最多的,便是带着儿子,来到江边,扎入水中,反反复复的练习游泳、憋气。
有人疑惑,一个50多岁的老妇,真的有这么多的体力吗?
陈之美虽然是陈独秀的女儿,但她并不是在千万般宠爱中,衣食无忧的长大,相反,在十几岁出头的年纪,为了生活所迫,陈子美便出去做工,补贴家用,各种苦活脏活都干过。
母亲早逝后,白天除了做工外,家中的一切家务,也全都由陈子美包办。
那个时代,劳动女性的体格,可比如今的“白幼瘦”强壮的多。
更何况,对于生存的渴望,强烈的推动着陈子美不停的向前游,在黑不见底的珠江里,不停的挥动着双臂,停下便意味着更深的磨难。
“求生的渴望驱动着她!”
1970年九月,经过十个小时的漂流后,陈子美登上了香港的土地!
她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吗?
不不不,生活给予的苦难,是无穷无尽的,这位从没有吃到过甜枣的女性,到达香港后,依旧被生活狠狠鞭笞着!
更深的苦难
陈子美先是在育儿所找了一份工作,这是她一生中为数不多较为宁静的几年。
然而,没过几年,香港政府推出一项新的政策:要将偷渡而来的人员全部遣返!
可想而知,这块好不容易到达的净土也待不下去了。
国内的动荡还没有结束,陈子美无法回去。
无奈之下,母子三人又前往美国寻求生的机会。
同是华人,在美经商的华裔荣崇敬,本着帮扶同胞的想法,让陈子美来到家中做了帮佣。
而她的两个儿子,既不上进,也没有那么好运了,整日无所事事,手上有了点钱,便拿去寻欢作乐,甚至是赌博,没钱了,便舔着脸找母亲要。
除开儿子时不时的骚扰,陈子美在荣崇敬家,过的还算宁静。
有次吃完饭,大家坐下来闲聊时,荣崇敬问出了心中多年的疑问:“陈嫂,您年纪这么大了,为何还要来美国讨饭吃呢?”
陈子美无奈的笑道:“没人愿意背井离乡,我的父亲,虽然没有给过我关爱,但我却因为他,受了不少苦啊!”
在陈子美的口中,荣崇敬才知道,这位老妇,竟然是我党先驱陈独秀的爱女!
荣崇敬大惊失色:“你可知,陈独秀在我心中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?他是勇士,是先驱!”崇拜之情溢于言表。
得知了陈子美的遭遇后,荣崇敬说什么也要提供资金援助:“陈先生为我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,他的后代,怎么能遭受这样大的苦难呢?”
在了解到,陈子美以前在产科医院进行过专业的学习后,荣崇敬为她开了一家助产诊所。
在陈子美晚年,因为荣崇敬的资助和诊所,终于不用再为生计发愁,也终于能享享福了!
1991年,陈子美退休了,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美金,已经足够她衣食无忧的度过晚年。
令人没想到的是,这几年,已经无法再从陈子美这里,要到钱的两个儿子,竟然打起了陈子美养老金的主意。
一天深夜,这两位有手有脚的青年人,潜进了母亲的家中,将保险柜里的钱财洗劫一空!
报警吗?这是自己的儿子啊!陈子美舍不得!
而且陈子美知道,儿子们拿了钱,不是去还赌债,就是去赌博,还妄想让他们吐回来是不可能的!
所以,即使穷困潦倒,身无一物,陈子美也没有选择报警。
不过几个月,交不起房租的陈子美,便被房东赶了出去!
无奈之下,陈子美找到一家华人报社,将自己的身份说出来,希望他们帮自己寻求热心人帮助。
听闻陈独秀的女儿陈子美,在美国过得如此潦草,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了,义士们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。
很快,报社为陈子美筹措到了9000美金。
2004年,陈子美因为疾病,在自己房中痛苦逝世。
因为无人认领尸体,陈子美的遗体,便一直在殡仪馆存放着,后来好心人为她刊登了消息。
国内的儿子李大可听闻消息后,立即赶往美国,为母亲举行了葬礼。
并按照陈子美生前的要求,为她穿上了结婚时的婚纱下葬。
早期的革命党人过得十分艰苦,就算手上有点钱,不是全部投入进去,为革命事业做贡献,便是拿出去资助需要帮助的革命志士。
陈独秀也不例外,他的几个子女,都是在他兽性教育的鞭策下长大的。
陈延年、陈乔年兄弟俩,在上海求学期间,一个月只有五块钱的零花钱,这五块钱连吃饭都不够,他们只能出去半工半读。
同陈子美的母亲高君曼离婚后,陈独秀每个月,也只能从紧巴巴的稿费中,拿出30元供养他们母子三人。
后来,高君曼感染肺结核,需要住院吃药,这些钱便更不够了,一家人的生计,落在了仅有十几岁的陈子美姐弟身上。
结语
所以陈子美虽然是陈独秀的女儿,但一生仍然过得十分艰苦。
在异国他乡闭眼的陈子美,心中最大的心愿,应该是能落地归根吧!
